|
原作:呆瓜小贼
说到死亡,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频繁的自杀事件。第一起自杀事件出自宣老头之口。宣老头是个年纪很大,很受欢迎的元老级教授,每节课总要花上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来闲扯。因此他很受欢迎。有一节课,为了介绍爱滋病的防治,他竟然带了一根香蕉和一个避孕套。现场演示使用方法。一边演示一边说。 “这玩意吧,我难买。为什么呢?因为别人店员看我这么大年纪还去买,心里都嘀咕:‘你还用这玩意干吗?’为了方便,我就一次买十个,关键是买它我还没法报销…你说我怎么报销?教学用具?”教室里已经笑得不成样子了,“你们说我容易吗?有一次回家,被我老伴发现了,她还质问我用这个干吗,我说上课用…结果解释不清了…不多说了…” “不多说了”,乃为此公之口头禅,并且总在把话题扯了很远之后使用。这个学校建校不到20年,第一起自杀事件是在我们学院刚成立那年。一个男生因为感情上的问题,从主楼七楼侧面过道的窗子跳了下来,死在一个路过的同学的面前,当场死亡。那个目睹这一惨剧的孩子当时就疯了。后来那男生的家长天天到学校里来哭,每天半夜一点在主楼后面的小山上边哭边烧纸钱… 原本以为死亡离我们很遥远,但就在今年七月快要过完的时候,有天一大早就听身边自习的哥们在接到一条短信后很惊讶地对我说:“有人跳楼了!”起初我以为他是开玩笑的。人们害怕面对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在听到关于死亡的时候要问下“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我问。 “真的,六公寓…”那人很认真的说。虽然有点怀疑他在没有见到现场的情况下怎么能如此肯定地判断事情的真实性,但忍不住好奇,我还是问了一句:“死了没有?” “死了,四点死的。从4楼的过道跳下来,当场就断气了。地上有很多血,现在用沙袋盖着…”那人说的时候仍然一脸认真,好象亲眼看到过一样,虽然他只是接到了一条也许是高度概括的短信而已。正在纳闷的时候,我的手机接到一条未知号码发来的短信。 “六公寓有人跳楼,死于今晨四点。四楼过道起跳,当场断气。地上有很多血,现在用沙袋盖着。快去看。” 于是顿悟,原来是他妈有人在群发宣传。事后我们去现场看了,如短信所述。跳楼的原因有很多版本,但没有一条与感情有关。死者生前特意洗了个澡,像是想干干净净地走。奇怪的是,这起死亡事件本身并没给大部分人带去悲痛或恐惧,只是成了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而且没持续多久。那种冲击力甚至不如线团死的时候带给我的冲击。人都是脆弱的。后来这件事情戏剧化的原因除了它发生在7月13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的四点之外,再有就是有个傻子跟着跳了。这个后来者明显比他的前辈要聪明一点。选了个更干净利落的地方跳,省得从4楼跳的时候一下没死,而且活受罪直到断气。他选了教师公寓楼的24层。后来我们曾经试图计算他下落的时间,以及猜测在这段时间里他会想些什么。如果他后悔了会怎么样。答案是,这一切没有假设。没有真正经历过死亡的话是没办法有那种顿悟的。有人说蹦极就是为了体验死亡。其实我觉得不然。即使蹦极你也没法真正领悟,因为你知道脚下有根绳子拉着,还有希望。完全失去了希望的人才会想到死。然而没有希望的人,是没有什么可想的。说到希望,我发现我扯远了。不多说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